上週,在看兒童皮膚門診時,有一位神色慌張的媽媽帶著四個月大的小男嬰進到診間來,還來不及等我詢問病史,媽媽就趕緊說:醫師,快幫我看我的孩子是得什麼皮膚病?已經看了一個月,有些醫師說是濕疹,有些說是過敏,到底怎麼了?
我趕緊要媽媽將小孩放置到診療床上,打開衣服,看到手上許多顆小膿泡,正當納悶之際,仔細一看,發現在左手腕處有一個紅色丘疹,同時上面有一條約0.3公分帶有角質的細線,診斷立馬浮現:疥瘡。
媽媽完全不敢置信,連問好幾聲:醫師你確定?我們都沒有症狀耶,你真的能肯定?於是,只好刮個皮屑,放在顯微鏡下檢查,果然不出我所料,兩隻疥蟲外加五個蟲卵,在鏡頭下出現,媽媽一整個崩潰….
疥瘡知多少?
疥瘡可以說是皮膚科最讓人害怕的疾病之一,不在於嚴重度,而是害怕於它的傳染性,深怕一得到,身邊的人也一同感染,但真的有這麼可怕嗎?我們該如何面對疥瘡,是本篇的重點。
在進入主題之前,先讓大家想幾個問題,如果都知道解答,那就可以略過本篇文章,但如果有疑問,就請繼續看下去。
1. 人類疥瘡會經由動物感染?
2. 疥蟲會跳或飛嗎?
3. 疥蟲離開人體,仍可以存活?或能存活多久?
4. 疥瘡患者身上,平均帶有幾隻疥蟲?10隻,50隻,100隻,1000隻?
5. 只要一接觸到疥瘡患者(例如握手、擁抱),就可能會感染?
人疥螨 vs 動物疥螨 – 專一性寄生
人類感染的疥瘡,是人疥螨(Sarcoptes scabiei var. hominis)所引起的。
動物疥螨則是寄生在豬、狗和貓等哺乳動物身上,通稱動物疥瘡(包括豬疥螨,犬疥螨,貓疥螨…)。
當人接觸這些患有疥瘡的動物時,這些動物疥螨可傳染給人,但由於這些動物疥螨不適應在人體皮膚內寄生,因此引起的症狀較輕微,寄生的時間也較短,沒有辦法在人體的皮膚上繁殖,為自限性,不會傳染給其他人,不會造成流行,不需過度擔心,只要不再接觸這些動物,不治療也會自行痊癒,但給予疥蟲藥物,還是會好的比較快。
同樣人疥螨也可傳染給這些動物,引起相似的症狀,同樣是暫時的。
這些不同種類的疥螨對於宿主都有專一性。
人芥蟎(疥蟲,Sarcoptes scabiei)是專一人類寄生蟲(obligate human parasite),只感染人,並不會寄生在動物上。
疥蟲壽命約1~2個月,整個生活史都在人體皮膚上。
疥蟲本身不具有飛行和彈跳的能力,只能爬行,在皮膚上最快可以每分鐘爬行2.5公分,但在蟲穴道中,每天只可約鑽0.5~5公釐。
疥蟲離開宿主後,通常只能活短暫時間,他們不太能動,在室溫環境下(約21℃, 相對濕度:40~80% ),離開宿主不能活超過48小時。
疥蟲生活史 – 人體皮膚上
母蟲在蟲穴道中,每天產下2~3顆卵,蟲卵經3~4天孵化,變成幼蟲(larva,只有三對腳),爬到皮膚表面,再經3~4天,蛻變成稚蟲(Nymph,具有四對腳),接著再經4~7天蛻變為成蟲。
此時,公母蟲交配,公蟲交配後死亡,母蟲則只需一次交配,整個生命週期都具有繁殖力,母蟲受精後,就會開始在皮膚上移行,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,鑽入角質層,形成蟲穴道,以吃角質為生,在此處產卵,度過餘生(約1~2個月),同時在這段期間,會拓展蟲穴道。
因此,整個生活史,都是在人體皮膚上。